新闻资讯

男子造谣“地铁猥亵案二人相识”被抓,法律尊严不容践踏

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项向荣

男子造谣“地铁猥亵案二人相识”被抓,法律尊严不容践踏
(图侵删)

图源: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官方微博

4 月 8 日,上海地铁 1 号线发生男子姚某猥亵女乘客事件,涉事者被警方行政拘留。随后,网民杨某为博取关注,编造 " 双方相识并自导自演 " 谣言,称涉事双方实为熟人关系,女方系某社交群群主,二人策划 " 剧本 " 以博取流量,女方因虚构事实被拘留。4 月 11 日,上海警方通报明确辟谣,指出该传言纯属捏造,造谣者杨某这么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 " 虚荣心 ",已被依法查处。

传这种谣言的人可以说是 " 又蠢又坏 ",还好上海警方反应迅速,通过技术溯源锁定造谣者,切断谣言传播链,从而没有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,对受害者也未造成更严重的伤害。

可奇怪的是,为什么总有人通过造别人的 " 黄谣 " 来满足自己的 " 虚荣心 "?可知这样做的伤害有多大?" 上海地铁猥亵事件系当事双方策划 " 的谣言一出现,竟然一传十十传百,后续很多人对受害女生又发起了攻击。再往远的来说,杨某的行为绝非个例,近年来,为博流量、蹭热度而编造谣言的现象屡见不鲜,女生穿睡衣下楼取个快递都能被编出弥天黄谣来。

这些黄谣不仅干扰案件侦办,更让受害者陷入舆论漩涡,遭受二次伤害 。它是对受害者的无情践踏,让受害者在身心遭受创伤后,还要承受无端指责和恶意揣测。尤其是在性骚扰这类敏感案件中,谣言的传播会让受害者背负巨大心理压力,加剧社会对受害者的偏见和误解,导致更多人在遭遇侵害时选择沉默。同时将猥亵案扭曲为 " 双方合谋 ",利用了公众对 " 熟人犯罪 " 的隐忧,制造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。

实际上上海地铁猥亵案这事儿炸开锅后,网上蹦出的奇葩言论不止 " 双方是约好的剧本 " 这一波,比如猥亵者姚某成了某些人同情的对象,说 " 他工作体面、老婆漂亮,肯定有苦衷 "。有人说不该曝光他打了马赛克的照片,说影响他和家人,全然忘了他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。更出格的是,甚至有一拨人盯着受害者的瑜伽裤不放,说 " 裤子包得这么紧就是找 *** "。事件引发的 " 瑜伽裤原罪论 " 更值得警惕,这和女生穿短裙活该被骚扰的歪理如出一辙。

给受害者造黄谣和 " 瑜伽裤原罪论 " 都是有违法治社会的奇葩与违法行为,虽具体事件不同,但都属于同一性质。而法治社会,法律尊严不容践踏。

  • 七国集团央行将对美国关税乱象做出初步回应
  • 英国称担忧中国无人机拍摄英国重要基建高清图像外交部回应
  • 台积电否认与英特尔商谈合作的传闻 称无意共享技术
  • 缅甸强震已造成中国公民8人遇难、13人受伤
  • 意识到给美民众带去的痛苦?美方豁免部分商品“对等关税”
  • 海南省纪委原副书记、省监委原副主任陈笑波被逮捕
  • 股息率达到历史高位,A500等核心资产布局良机已现
  • 北京楼市暖春:央企中海大手笔拿下单价“地王”,海淀上演大抢房
  • 特朗普称不希望关税继续上调
  • 开盘|国内期货主力合约互有涨跌 SC原油涨超3%
  • HTFX外汇:中亚与欧洲打造绿色能源走廊
  • 汉诺威再上分获批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
  • 高盛CEO Solomon: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有所增加
  • 文化中国行|从太公祭到刘基庙:何以文成,何以伯温
  • i云保“变现”两手准备:出售或是美股上市
  • 关键词: